艾叶
大讲堂
「整体与辩证
中医是这样看病的
」身为中医师的各位同仁,想必都被自己的亲戚朋友提过这样的请求:
哥们儿,发个湿疹的药方给我!
妹子,有痛经的方子吗?
XX医师,我儿子咳嗽一星期了,麻烦给他开点药吧!
......
关于这种情况,作为中医的石医师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过无数次,中医需要辨证论治,不是看见咳嗽就止咳、遇到失眠就安神、发现湿疹就止痒。
中医,确实不是那么简单,在多次经历这种情况之后石医师觉得是时候科普一下了,让大家真正了解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关于这种情况,作为中医的石医师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过无数次,中医需要辨证论治,不是看见咳嗽就止咳、遇到失眠就安神、发现湿疹就止痒。
中医,确实不是那么简单,在多次经历这种情况之后石医师觉得是时候科普一下了,让大家真正了解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自古以来中医就有着鲜明的特点,也是跟西医治疗疾病最根本的不同,那就是——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意思是中医不会把疾病单独拿出来看,治疗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这个生了病的人。
例如西医治疗恶性肿瘤,不论手术、放疗还是化疗,都是针对肿瘤这一疾病本身的治疗,目的是杀灭肿瘤细胞。而中医治疗肿瘤,严格的说是治疗肿瘤患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患者这片土地。石医师常常和患者朋友说:为什么别人的土地长的是苗,而你这片土地长着疯狂的野草?中医就是为了改变你这块土地,土质适宜了,苗才能长出来,草才能灭得掉。拔草很重要、改善土质也很重要。
辨证论治,这是中医看病开方最重要的一条。意思就是中医不论治疗哪种疾病,都要先分辨出这名患者是个什么证型。
何谓证型,就是疾病属于寒热虚实哪一种性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常见的感冒,中医一般分为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阳虚、阴虚还有时行感冒,基本证型就有7种。失眠常见的可分为肝郁化火、心胆气虚、心脾两虚、痰热扰心、阴虚火旺、肝胆失调等至少9型,每一种证型的治疗方向、治疗思路都不同,甚至说很可能同样是感冒,不同人会用到完全相反类型的药物治疗。
所以说,如果你只是抛出一个病名,中医师很难给你开出对证的药方。
正如人的天赋迥异一般,人的基本体质分为九种,每个人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外感的病邪也都不同,虽然是同样一种疾病,所表现之证却千差万别。适合你的,未必适合他,你的蜜糖,有可能是他的毒药。比如都是感冒这个病,由于证不一样,用同一个方子治好了你,却可能治坏了他!
所以,不要怪你的中医朋友不给你开药,辨不出你的证,这药是开不出来的。
如何辨证
中医依靠望闻问切来收集病史,分析病情,得出结论,望闻问切里包括看舌象、把脉,也包括详细的问诊,可能你只是看失眠,中医师会问到你的大便情况;也可能你是看腹泻,中医师会问到你是否睡得好。通过这一系列辨出你的证,才能开出药方。
所以你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你的中医朋友那么不爽快,为啥不能直接甩个药方给你就得了,随手打发人的事儿不负责任,咱不干!
中医看病最难在哪里?
中医之难,难在辨证,临床上见到很单纯的寒热虚实其实是很少的,意思是很少有人按照教科书上教的内容生病。大多数患者都是复合证型,就是可能有虚又有实、有寒又有湿,甚至痰浊瘀血一样不落,还有些真寒假热、真虚假实,中医师需要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所以这真是个很烧脑的职业哦。而辨证的能力,也是评判一个中医师是否优秀的标尺,缜密的思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顿悟的灵气,缺一不可。
提醒
你的蜜糖,他的毒药!就是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以不是某种病就吃某种药即可,比如坊间流行的三七粉加西洋参,适合气虚血瘀型的心脏病,就不适合痰浊闭阻型的心脏病。再比如安宫牛黄丸,药性大寒,用以治疗温热病热陷心包的热闭中风,就不适合冷汗淋漓、面青身凉的寒闭中风,更不能长期当保健品服用以防止寒凉伤阳。
所以不是贵的就是好,也不是别人都吃就是好,只有适合你的,才是你的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