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在0.28%~0.4%,高发人群为45岁左右的中年女性。”近日,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郝学喜介绍,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早发现早治疗时可能通过综合治疗达到关节康复的。
延误治疗成常态
郝学喜介绍,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简称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后不仅有致残风险,还会导致全身多个内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虽然现在轻症或者发病早期的患者可以综合治疗达到康复的情况,但延误治疗却是常态。一方面是发病初期,患者没有及时发现,另一方面是病友们习惯性拖延。”郝学喜介绍,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平均症状出现年龄为46.15岁,而平均诊断年龄为48.68岁,相差约2.5年,通过这一数据就可以看到大部分患者并未得到及时救治,很多患者关节已经出现明显畸形,拧瓶盖、系扣子都做不到,医院就诊,延误早期治疗机会。
为此,郝学喜提醒,一旦出现以下四种症状,及时就医。1.无外伤出现多关节肿痛,劳累、受凉或者感冒是常见诱发因素;2.关节肿痛呈对称性,常出现双侧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肿胀疼痛,也可累及腕、膝、踝关节;3.关节疼痛持续超过六周,疼痛部位相对固定,呈持续-缓解波动;4.关节肿痛伴有晨僵,持续超过30分钟,晨僵不单纯是指晨起关节僵硬,还包括静息后再次活动时出现的关节发紧发硬,关节像被胶水粘住一样,活动后可缓解。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病情处于“发作—缓解—发作—缓解”的过程中,例如关节僵硬活动后好转,类风湿和其它类型关节炎不同就是活动后会好转,休息后会加重,而骨关节炎在活动以后,症状会更加严重。
郝学喜正在给社区居民义诊。
关节外状况需要注意
同时,郝学喜提到,出现以上四个症状后,需和其它有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第一是银屑病关节炎,但银屑病关节炎常累及手指远端指间关节,皮肤常有银屑样皮疹;第二强直性脊柱炎,该病也可能表现为对称性关节疼痛、晨僵、也可能会出现小关节疼痛,但大多数表现为炎性腰背痛,青年男性更多见;第三,痛风,该病多出现单侧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但多见于青年男性以及饮酒后痛感剧烈;第四是反应性关节炎。多见于身体出现感染后出现多关节肿痛,常继发于泌尿道、消化道感染,且感染控制后症状会消失。
区分了和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相似的其他类型关节炎之外,郝学喜还格外强调,老年类风湿关节炎需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