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她们与医生一道冲锋在救护生命的最前沿;院内,她们是绿色生命通道中忙碌的维护者。白天,她们是急、危、重症患者的守护神,夜晚,她们仍是病患突发、意外创伤者的抚慰者。急诊科护士,一个与风齐名的称号。
最美天使之一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安博
身为东北女孩的她,具有直爽、干练的性子;身为“灭火队长”的她,不论刮风下雨,24小时随叫随到。她的敏锐反应、果断决策,她对病人的无微不至、对患儿的细心呵护,常常被患儿妈妈们称为“最美护士”。
十年的护理工作,她用心诠释着新时期急诊护士的的情怀,用爱谱写着爱岗敬业的天使之歌。
感人事迹急诊科是一个随时都面对死亡和重大伤情的特殊岗位,每天与生离死别擦肩而过,护士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一次查房她发现一位患儿双眼彭隆张口呼吸,迅速询问病史后判断患儿发生“痰堵”立即给予吸痰处理。由于处理及时,避免了患儿发生窒息事件。
事后,家属感激的握住她的手说“您救了我宝宝两次了,真是我女儿的救命恩人”!原来半年前安博在儿科轮科时在巡房时发现病房2号床患儿发生痰堵,紧急处理后建议医生定期给予“吸痰”医嘱,之后3-4天其痊愈出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哭闹难止的孩子不知道何时将扎在头上的吊针扯了出来,孩子的衣服湿了一大片,紧张的妈妈抱着哭闹的孩子,场面一团混乱。安博闻讯赶了过来,关切的对妈妈说:“天这么冷,我帮你先把孩子的衣服换了,别着凉了!因为出来的急,年轻的妈妈忘记带多余的衣服,安博立即协调干爽的衣服给孩子换上,还帮着她补好药液,细致的交待了注意事项。经过一番努力,孩子和妈妈终于安静下来”。
第二天妈妈居然送来一大束鲜花感谢安博,称她是“最美的护士”感谢她给予的帮助,从那时开始安博也和这位妈妈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最美天使之一
医院黄珍玲
作为“全国五星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一员,她,以精湛的技术和效率高、反应快的工作作风,以“有急必到、有危必救、有伤必医、有求必应”为座右铭和工作准则。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1年来,温婉善良的她,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践行着“医者仁心”的人生价值观,传递着无私奉献的社会正能量。
感人事迹旁人看来,黄珍玲给人感觉特别亲切,举手投足间总能折射出护士的温柔善良。众所周知,医院里最容易被投诉的窗口,但是,21年来她却从未被投诉过,反倒是口碑载道,收获了众多病友的赞誉。
年6月,一位急性胃穿孔病人送来急诊,当时病人出现严重休克,生命危在旦夕。黄珍玲接到护士呼叫后,马上组织抢救小组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并即时联系病房及手术室。但由于家属紧急来院,没有钱办理入院手续,惊慌失措的病患家属哭成一团。这时,黄珍玲温和安慰家属并耐心了解情况,为了不耽误患者的急救手术,她主动为病人作担保并亲自护送,详细交班给手术室。一次义无反顾的扶持,一个坚定的目光,黄珍玲便如天使般,给病人带来安心和温暖。康复出院之际,患者及家属多次来到急诊科,只为了亲自向下了夜班的黄珍玲送上锦旗以示感谢,浓浓和谐的护患情让人动容。
“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当灾难袭来,他们往往是冲锋在前的无畏战士,黄珍玲亦是如此。年10月4日,彩虹台风肆虐佛山,是年以来十月登陆广东最强的台风。当接到呼叫救援,得知张槎某厂倒塌,有两名人员失踪时,黄珍玲立即调配好院内的值班人员,随后亲自担起重任和医生紧急出诊。在出车途中,倒下的树木拦断路面,黄珍玲一边报警,一边果断地指挥司机更改路线,快速奔往现场。在废墟中,冒着厂房再次倒塌的危险,黄珍玲随着消防人员,找到了两位严重多发伤的伤者,她和工友一起抬着担架把伤者安置到安全的地方,马上与医生展开抢救工作。回院后,黄珍玲仍不知疲惫地指挥团队奋力抢救,最后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将伤者从死神手中拉回来,避免了两个家庭的悲剧。
最美天使之一
佛山医院郑少红
脚步匆匆、眼疾手快,急诊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与时间赛跑。从事护理工作17年的她,常常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临危不乱,果断指挥,用精湛的技术撑开生命的紧急救护伞。
她认为作为一名护士就应该将美传承,让爱传播。她希望能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去创造生命的奇迹。
感人事迹年春夏,佛山地区爆发流感,在高峰期的4个月时间内,每天人次以上的急诊的流量。当时郑少红护长女儿在广州读书,她连女儿都没有顾上,医院待命。同事们也笑称这个是我们的“24小时护长”。因为24小时都好像看见护长在和自己并肩作战。郑少红就笑称自己在“ONCALL36小时”。她和她同事们加班加点,全力以赴,病人零投诉见证了这个忙碌的季节。
年在本辖区有一辆满载乘客的粤港巴士撞到五斗桥限高龙门架上,造成十人受伤的事故,郑少红护长亲自参与重病人的抢救,并做好指挥登记,启动急诊梯队。登记好港澳及境外人士资料,尽量提供协助及心理疏导,避免因为地区文化不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重伤者由资深护士进行跟进,轻伤者在院前已经有护士对病人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护理及进行专业处理。在此次突发事件中将一对一跟踪护理战线前移到现场的指挥得到了应急办领导的一致肯定。
最美天使之一
医院区燕云
她,深知不断汲取护理新知识、新技术,方能提升自身的专业内涵,应对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节奏。她也知道作为一名急诊科的护士长,唯有高超的技能和科学的管理,才能带领团队为急诊病人提供快捷、专业的护理。
多年来她秉承着自己的信念,通过不断地进修、充实自己,成为了“广东省急诊科专科护士”及“南海区急救技能培训师”,她把对护理事业的热情、忠诚,倾注到护理工作的点滴之中,因为她深信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
感人事迹门急诊肩负着繁重的门诊输液工作,区燕云细心研究,仔细琢磨,摸索出了一套提高穿刺成功率的进针方法及手法,大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一天中午,四五个人抱着一个六个月大的小孩匆匆跑进急诊抢救室,值班护士已围着小儿穿刺了十多分钟,家属焦急万分。一收到汇报,已经下班的她马上重穿好工作服,快步上前接手工作,她观察到患儿精神萎靡,面色苍白,重度脱水状,面部及全身严重湿疹,经询问医院救治,但是都因为孩子过于肥胖并脱水湿疹非常严重,造成扎针极度困难用不上药,家属紧张得团团转。她边安慰家属边仔细寻找静脉,凭着临床经验和自我摸索的方法,终于在耳后摸到了一条看不见的细小静脉,稳健的她边摸边进针。“扎上了、太好了”全家人高兴不已,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通过这件事,给大家很大触动,产生了对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渴求,在科里形成了比学习,比技术的良好氛围,在院部多次考核和护理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每天,区燕云总是第一个到工作岗位,最后一个离开科室,在她的带动下,形成了全科上下团结、诚信、求精、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近两年,甲型H1N9流感、手足口病等疾病流行,输液量由每天多人次增加至多人次。在工作量剧增的情况下,她几乎没有休息,一方面严抓核心制度落实,修订相关制度与指引,如输液双人查对执行制度,确保病人安全等;另一方面,经常是白天超负荷工作,晚上又加班加点,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只为病人尽快康复。
急诊科护理的工作性质,使她们用瘦弱的身躯承载着人间的瞬间悲喜,肩负重任、勇敢地冲在救死扶伤的最前线。
如果你觉得这些白衣天使的故事感动到你,给她们大大力赞一下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