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
稍微和我熟络一点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是能把一日三餐变成一日六餐加的猪猪女孩。最不缺的就是吃的,养乐多给予我第二次生命,薯片是我特别好的朋友。长这么大,感谢巴黎贝甜,感谢三只松鼠,感谢风,感谢雨。
去年寒假患上湿疹,医院来回跑,不断被医生洗脑,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突然间要让我戒掉几乎所有的零食,几乎崩溃。一直查不出过敏源,所以放弃了所有的海鲜以及一切热带水果。尝试了接近一个月西药治疗方式,收到的效果甚微,不得已开始尝试中医,幸运的是湿疹有很大的改观,饮食习惯也开始向老人家看齐。
废话不多说,首先推一波,我在湿疹期间,吃的食物,其实有的也蛮好吃的。
1.冬瓜汤:冬瓜g,连皮切成块状,加水煮汤食用。 2.红豆薏米煎:红豆15g,薏米30g,加水煮烂后加适量糖,早晚服用。 3.黄瓜煎:黄瓜皮30g,用水煎沸,3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加适量糖,一天服用3次。 4.马齿苋煎:新鲜的马齿苋25~65g,用水煎沸以后,一天服用数次,并可外用洗于患处。 5.海带鱼腥草绿豆汤:鱼腥草15g,海带20g,绿豆30g,用水同煮,加些许糖。吃海带和绿豆,喝汤。每天喝一碗,连服6~7天。
湿疹期间莫名其妙喜欢看有关食物方面的书籍。最初接触到的是文学大师梁秋实的美食散文集《雅舍谈吃》,其实在高中看雅舍小品时就粗略浏览,现在才仔细认真的看。
人莫不饮食,而鲜能知其中味。梁秋实显然是其中的知味者,由美食到人生,口腹之中的睿智人生可谓是淋漓尽致。分享我特别喜欢的一小段:
我看见过两次真正痛快淋漓的吃,印象至今犹新。一次在北京的“灶温”,那是一月道地的北京小吃馆。棉帘启处,进来了一位赶车的,即是赶轿车的车夫,辫子盘在额上,衣襟掀起塞在褡布底下,大摇大摆,手里托着莱叶裹着的生猪肉一块,提着一根马兰系着的一撮韭黄,把食物往柜台上一拍:“掌柜的,烙一斤饼!再来一碗炖肉!”等一下,肉丝炒韭黄端上来了,两张家常饼一碗炖肉也端上来了。他把菜肴分为两份,一份倒在一张饼上,把饼一卷,比拳头要粗,两手扶着矗立在盘子上,张开血盆巨口,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不大的工夫,一张饼下肚,又一张也不见了,直吃得他青筋暴露满脸大汗,挺起腰身连打两个大炮啊。又一次,我在青岛寓所的后山坡上看见一群石匠在凿山造房,晌午歇工,有人送饭,打开笼屉热气腾腾,里面是半尺来长的发面蒸饺,工人蜂拥而上,每人拍拍手掌便抓起饺子来咬,饺子里面露出绿韭菜馅。又有人挑来一桶开水,上面漂着一个瓢,一个个红光满面围着桶舀水吃。这时候又有挑着大葱的小贩枉来兜售那像甘蔗一般粗细的大葱,登时又人手一截,像是饭后进水果一般。上面这两个景象,我久久不能忘,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饿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
随后又看了高木直子的《肚子饿万岁》整本书围绕着“美食永远带着温度,是可以吃下去的爱”
讲述了高木直子自己和身边的亲友关于美食的种种趣事。原来,高木直子从孩童时就是男同学眼中的“吃货”,为了吃一枚新鲜的鸡蛋,不辞辛苦地守在母鸡身边,等着它下蛋,超级爆笑!一个人生活后,无论是在家做饭,还是在外面吃饭喝酒,或是令人兴奋的旅途中,都有让人难以抗拒的美味!和朋友一起去听音乐会,因为贪吃章鱼小丸子差点迟到!爱吃纳豆的老爸到了东京,依然专门去吃特制纳豆,又固执又萌得可爱!老妈则是经常跟风买东西,流行柠檬汁时不仅买一大堆,而且做什么菜都往里倒。
看完几本关于美食的书本后,又开始疯狂的刷关于做菜的节目,看完以后总感觉自己秒变大厨,结果是很惨烈的。但是还是忍不住想晒一张唯一能吃的食物。
5月和好朋友去看了美院的毕业展,自带吃货属性发现了一组有意思的图片
湿疹好转以后便又重新开始美食之旅,但是对于海鲜类和辛辣味食物还是心有余悸,最后给大家安利一波好吃的,拿走不谢,有什么好吃的也可以私信告诉我啦
wanglu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