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少吃一点药,少打一些针,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但是,小儿身体各部分发育未全,体抗力差,生病也在所难免。天气反复,宝宝经常感冒流鼻涕,该吃些什么药好呢?宝宝为什么总是感冒呢,心好累……下面小编就要放大招了,专治小儿感冒咳嗽流鼻涕……宝妈们可要认真学习学习哦~
1.泄泻,便秘,脱肛,遗尿,推龟尾穴:
在尾骨端。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
2.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推肺俞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
3.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推脊柱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
4.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等推天枢
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次。
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
5.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推腹阴阳
腹。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
6.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推一窝风
外一窝风。
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
7.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推内劳宫
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次。
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
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
8.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推老龙
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拇指甲掐,称掐老龙。
开窍醒神,退热。
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
9.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等推小天心
鱼际交。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
10.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呼吸道疾患推小横纹
?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开胸散郁,化痰涎。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呼吸道疾患
?
推拿注意事项:
(1)室内温度不冷不热,感觉舒服为度,以免宝宝着凉。
(2)注意指甲长度,手上皮肤保持滋润光滑,比如可以擦拭些护手霜,以免划伤宝宝皮肤,同时推拿前要洗手。
(3)推拿时候只需先推拿一只手上的穴位,不需要两只手同时推拿。多推拿左手上的穴位,是因为心脏在左侧,推拿左手可使血液循环和能量传递相对快一些。若手上局部皮肤破溃、起水泡、骨折、出血等,禁止在该处推拿。
(4)取穴准确,用力适度。切记:是否有效不在于用力的大小,而在于穴位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对症。不过,用力也不能过轻,否则就没有效果。不要推出水泡、青块等。
家有宝宝必备品红外人体测温仪
测量范围:体内(32.0-42.5)℃体表(0-60)℃
测量距离:1-10CM
温馨提示:测量人体温度时请使用体内模式,测量物体或者其他温度请使用体表模式鍖椾含鍝噷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ソ鐧界櫆椋庤兘涓嶈兘褰诲簳娌诲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