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小满》宋·欧阳修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在5月20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该节气是收获的前奏,麦子等作物籽粒渐饱满,但还只灌了个“半饱”,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在中国人的心里,太满,招致损失;不满,空留遗憾;小满,才是最好的状态。
小满有三候
一候:苦菜秀
苦菜生长繁茂,如火如荼。苦菜是一种越年生的野菜,味苦有白汁,营养较为丰富。
二候:靡草死
阳气旺盛,一些枝条细软的喜阴草类,在强烈的日晒下就开始逐渐枯死了。
三候:麦秋至
麦子虽然开始逐渐成熟饱满,即将进入收割期,但是并没有完全成熟。
进入小满时节,天气炎热潮湿,人体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再加上大家在夏天喜食生冷,导致湿气在体内累积,而出现精神萎靡、四肢困倦酸懒、口舌发粘、心烦气躁等症状。因此,小满养生,应以健脾化湿为主。
饮食养生
1、清淡为主
饮食调养要以清爽清淡为主,可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
2、天热吃“苦”,胜似进补
一到夏天,因为炎热,很多人会食欲不振。而苦味菜胜在“入心经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人的味蕾对苦味比较敏感,而且吃了苦食可以泻火解暑,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正是一举多得。
3、少吃辛辣肥腻
小满过后,雨水渐多,空气滋潮湿热,皮肤蕴湿生热,容易引起风疹、风湿疹、汗斑、湿疹、湿性皮肤病、足癣等。
所以要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诸如动物脂肪、海鲜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要在小满后适当节制摄取,避免诱发各种疾病,从源头做到“防热防湿”,“未病先防”。
4、多喝粥饮汤
天气渐热后,人体水分丢失较多,多进稀食汤饮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运动养生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锻炼或者体质较差的人群不宜大量高强度运动,并且运动中要防止损伤四肢关节肌肉。小满时节,可以选择和缓、低强度、持续坚持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运动后身体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过度劳累为宜。在间歇时,可以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退暑饮料(绿豆汤、果汁、金银花水等)。
情志养生
小满时节人们易感到焦躁不安,中医有云:“风火相煸”,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情绪中暑”。此时要调适心情,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抑郁、焦虑、生气等情绪。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少欲,才能保证体内真气正常运行,我们要理性看待前进路上的每段过程和结果,不要过于计较一时得失。
情绪切忌剧烈波动,做到心静如水,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波澜不起,才得颐养天年。
睡眠养生
小满过后,日照渐长,为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可适当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可采取分段睡眠的方法,在中午小睡一会儿,中午睡眠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佳,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此外,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在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
艾灸养生
小满过后,雨水多起来,天气闷热潮湿。人体的脾“喜燥恶湿”,一些夏季疾病会随之而来,例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等,中医叫做“湿邪中阻”。
因而,小满艾灸需要健脾化湿,中脘、足三里、隐白、公孙等穴位就是这时主要的选择了。
养生食谱
1、芹菜拌豆腐
原料:芹菜克,豆腐克,食盐、香油少许。
做法:
①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用凉开水冷却,控净水待用。
②将芹菜和豆腐搅拌,加入食盐、香油拌匀即成。
功效:平肝清热,利湿解毒。
2、冬瓜老鸭汤
原料:冬瓜0克、水鸭半只、猪瘦肉克、薏米克、陈皮1/4个、生姜3片,盐等。
做法:
①原料洗净,冬瓜连皮连籽切厚块,薏米、陈皮稍浸泡。
②水鸭去尾部、脏杂,切块。
③所有原料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毫升左右,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1个半小时,下盐即可。
功效:清热利水,养阴益气。
3、鲫鱼节瓜汤
原料:鲫鱼克,节瓜克,盐等。
做法:
①节瓜去皮洗净,切成厚块,鲫鱼去鳞及内脏,洗净。
②起锅煮水,水开后放入节瓜块,用武火煲。
③起油锅,将鲫鱼放入锅中煎至微黄,再汇入节瓜汤中,加盖,武火煮二十分钟后转为文火煲一小时左右,熄火下盐即可。
功效:养脾祛湿,利水消肿。
5、绿豆粳米粥
原料:绿豆60克,粳米克等。
做法:
①将绿豆放入温水中浸泡2个小时。
②绿豆和粳米一起加0毫升,清水煮粥。
功效:祛热毒,止烦渴,消水肿。
3、西瓜皮粥
原料:西瓜皮克,大米50克,白糖等。
做法:
①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
②大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成粥,调入少量白糖。
功效:清热解暑,利尿消肿,常食可防中暑。
欢迎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