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果实。
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
本品辛散苦燥,性温通达,并有小毒,主归肺经。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肌肤,内走筋脉。既散风寒、通鼻窍,又除湿、止痛、止痒,既为治外感鼻塞头痛之佳品,又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还为治痹痛与疹痒所常用。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1)鼻渊头痛,风寒头痛,表证夹湿。
(2)风湿痹痛,风湿疹痒,疥癣。
处方名:苍耳子、炒苍耳子;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清炒品
①苍耳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②炒苍耳子:取净苍耳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黄褐色,刺焦时即可,碾去刺,筛净。用时捣碎。
①生品消风止痒力强,多用于皮肤痒疹、疥癣等皮肤病。
②炒苍耳子可降低毒性,偏于通鼻窍,祛风湿,止痛。常用于鼻渊头痛,风湿痹痛。
③苍耳子含苍耳子苷、树脂、脂肪油、生物碱、维生素C及色素等。苍耳子毒蛋白为其毒性成分之一,经水浸泡或加热处理,可降低毒性。
①苍耳子的毒性与毒蛋白有关,毒蛋白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其毒性常损害肝、心、肾等内脏实质细胞,使之发生混浊、肿胀、坏死,并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引起广泛性出血。
②苍耳子引起剥脱性皮炎(变态反应)。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本品辛温有毒,过量服用易致中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故用量不宜过大,血虚头痛者不宜服。
可同放于一个斗中:辛夷、苍耳子
1、表现
(1)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见黄疸、肝肿大、消化道出血等。
(2)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等。
(3)循环系统:胸闷、心慌气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
(4)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整、肺水肿等。
(5)泌尿系统:水肿、少尿、尿闭、血尿、尿失禁、肾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6)其他:见于报道的还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性水肿、声哑、喉头水肿、喉梗塞等。
2、可能的机制
苍术苷、羧基苍术苷或其衍生物是苍耳子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它们引起的不良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影响氧化应激。苍术苷可引起线粒体膜外氧化磷酸化的抑制作用,导致细胞损伤及脂质过氧化。羧基苍术苷抑制细胞质中ADP/ATP的转运,从而阻止了氧化磷酸化过程,进而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3、中毒解救
(1)无胃肠道出血时,可催吐,用1∶高锰酸钾液洗胃,内服硫酸镁导泻,若服大量超过4小时者,应及早用1%~2%食盐水作高位灌肠。
(2)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并大量饮糖水。如有心力衰竭、肺水肿及尿闭者应限制输液量。
(3)有出血时给以维生素K等止血剂,必要时输血。
(4)肝脏明显损害时,可给糖皮质激素及维生素、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保肝药物。在治疗期间暂禁脂肪类食物,其他对症治疗。
(5)中药治疗
①甘草30g、绿豆g,煎汤内服。
②板蓝根g,水煎分2次早晚服。
③芦根60g、绿豆30g、金银花15g、葛花9g、甘草9g,水煎2次,合并一起,每日早晚分服,连服3~6剂。
④有肠胃道出血症状时,用甘草30g、远志9g、沙参15g、血余炭9g、三七粉1.5g(冲服),水煎2次,合并一起,每4小时1次,2次服完,连服2~6剂。
还没报考执业药师证?
你知道药师证有多大价值吗?
现在下单,只要9.9元
全国包邮
药师备考手册+药考口袋书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