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山川柳、柽柳、红荆条、河柳、春柳、赤柽柳
来源
柽柳科植物柽柳的细嫩枝叶,生于山野、海滨盐碱沙滩地;庭园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至长江中下游,南至广东、广西、云南,6~8月花未开放时采收嫩枝叶,阴干
功效作用
散风、解表、透疹。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辛。归心经、肺经、胃经
药材性状
枝条呈细圆柱形,直径0.5~1.5毫米。表面灰绿色,有多数互生的鳞片状小叶。质脆,易折断。稍粗的枝表面红褐色,叶片常脱落而残留突起的叶基,断面黄白色,中心有髓。气微,味淡
药理研究
对呼吸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护肝作用;抑制细菌生长,尚具有解热等作用。水煎剂进行药理试验,结果证明,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对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使用禁忌
麻疹已透及体虚多汗者禁服,用量过大能令人心烦不安
配伍药方
①治感冒,发热,头痛:西河柳、薄荷各9克,荆芥6克,绿豆衣9克,生姜3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风湿痹痛:西河柳、虎杖根、鸡血藤各30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③治痞:西河柳煎汤,露一宿,至五更饮数次。痞自消。(《卫生易简方》)
④治酒病:西河柳,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每服3克,用酒调下。(《履巉岩本草》)
来源:中药查询网
图片:国医小镇
版权声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