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侯:螳螂生。
幼螳螂破壳而出。小螳螂破茧而出,在广阔的天地间举起双臂,做起了庄稼的“守护者”。二侯:鵙始鸣。
百劳鸟鸣叫。林中渐渐有了伯劳鸟穿梭的身影,振翅间,鸣叫声贯满山林。三侯:反舌无声
反舌鸟停止鸣叫。活跃了一整个春天的反舌鸟,慢慢地停止了鸣叫,悠扬婉啭的曲调,与春天一起,留在了人们的回忆里。-芒种习俗-祭祀花神:亲近自然,传承习俗。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零。民间举办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以期来年再会。水煮青梅:青梅煮酒论英雄。芒种至,仲夏翩,青梅煮酒,把盏言欢;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莫问世间谁是英雄,但求过好当下。安苗仪式:祈求丰收与平安。
芒种前,各农户稻秧栽插完毕,五谷下种,为表达喜悦,各村族长召集德高望重的长辈选择吉日庆祝,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悬挂艾草:驱虫辟邪,祈求安康。
天气越来越热,蚊虫孳生,容易传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称。芒种节气正逢端午节前后,家家户户在门楣悬挂菖蒲,藉以避邪驱毒。芒种养生6要点
芒种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后,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湿热之下,人难免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此时注意六个要点,可以帮助你防病健体魄。
1、每天午休
我国有些地方有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夏日昼长夜短,午休30分钟至1小时,有助于身体解除疲劳。
2、勤洗衣服
芒种过后天气炎热,细菌也更加容易滋生。再加上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流汗多,此时是皮肤病的高发时期。勤换衣服,特别是内衣裤,每天换洗非常必要。同时,每次洗澡后可以在一些肌肤皱摺的地方扑上一些痱子粉,这样既可以将皮肤表面的致病性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清除,又可以使皮肤保持清洁干爽,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3、多补水
芒种时节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加,人体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时水分消耗较多,多种微量元素也随汗水排出体外,只有多补水,才能保持代谢良好,弥补机体需求。除了日常饮水,还可多食黄瓜、西瓜、生菜等。
4、浸药浴
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使“阳热”发泄。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芒种时节以五枝汤(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沐浴最佳,即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好,加十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再将药液倒入浴水内,即可浸浴。
5、早晚避免着凉
芒种时节,多降水天气,冷暖变化将比较频繁,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夏季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容易引起热伤风。同时,阴雨潮湿,寒湿易伤机体,也易患风湿症。另外,这个时节,要预防手足口病,还要注意预防中暑、水痘、腮腺炎等疾病的发生。
6、出汗后别急着洗澡
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因为大汗后,流经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如果洗澡的水过热,会加速血液流动,使身体本来就膨胀的血管和毛孔扩张,同时又增加了皮肤及肌肉的血流量,使血液不足以供应心脏和大脑等其他重要器官,造成机体缺氧,出现眩晕等症状。
-芒种寄语-“芒种忙种,可收可种。”芒种预示着播种希望,收获喜悦。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在收获幸福的同时,别忘了种下希望。才能在深秋、开春,或未来的某一天,再次与幸福相见!图文来源:央视新闻、诗词天地、岭南中医药文化
本期编辑:王璐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