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阔的农村田野了,形形色色的植物交互丛生。很多中药材其实都源自于这里,只不过很多人不了解中药便错把它们当作野草。
倘若我们了解了中医药知识,很多东西都能变废为宝。路边的蒲公英,山坡的地丁草,河边的石菖蒲,水沟的旱莲草,这些都是野外常见的植物,也是人们熟知的中草药。然而有一种“野草”却经常被人们忽略,很多人都叫不出它的名字,外形平凡,毫不起眼,而且种子还经常喜欢粘在人的衣服上,惹人讨厌。
这个被人忽略的野草其实有一个很不凡的名字,相信很多人看到它的名字也不一定能够认出来---豨莶草(XīXiānCǎo)。豨莶草在农村的田间地头特别常见,一颗颗的生长茂盛,绿意盎然,叶根处和枝头会开出一朵朵小菊花一般的黄色小花,等到成熟的时间它的种子上附带很多细小的针刺,很容易粘附在人的衣服和动物的皮毛上,所以特别招人讨厌,但它正是利用这种方式材让自己的种子到处传播,生生不息。
小的时候我就特别讨厌这种草,秋季每次去田地里鞋子上,裤腿间都会粘很多这样的豨莶草的种子,不时的还会突然的被扎一下,痒痒的让人生厌。那时间还不知道这种草叫什么,有什么用处,只觉得它和苍耳一般那么爱粘人便随口叫做“粘苍子”。因为它长得比一般的草高大一些,所以见到的时间经常喜欢拿镰刀砍一下,以泄心头之愤。
豨莶草虽然不受农人的待见,但在中医里面可是能够治病除疾的良药。它味苦辛、性寒凉,有祛风湿、强筋骨、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的作用,或许人们以前并没有认识到它真正的价值,所以便成了人们眼中的害草。
豨莶草辛散苦燥,可以除去筋骨间的风湿痹痛,通利关节,舒筋活络。生品寒性较重,对风湿热痹的治疗较好;对于风湿寒痹引起的筋骨无力、四肢麻木、腰膝酸软常用酒炮制后入药,可以起到温热除湿痹的作用。另外豨莶草也可单独使用,对风湿痹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它的药性不足,需要长期的服用才能见效,所以临床上一般把它当作辅药用来辅助治疗各类风湿痹症。
和很多小草一样,豨莶草也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同蒲公英、地丁草之类的想比清热解毒之功不太明显。可是它用来清热解毒治疗各种疮痈红肿,热毒肿痛的作用还是不能忽视的,因为豨莶草还有一定的通经活络,除湿作用,可以缓解湿热引起的皮肤湿疹瘙痒等,这是其它一些药不具备的。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豨莶草还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力、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它的提取液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生长增殖的作用。
很多自然界的植物都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只不过还需要人们进一步的认识和研究。世间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很多我们不知道有什么用的东西,经过进一步的认识和研究就会发现它的价值,通过人类的努力,我么一定能够在自然界中发现更多养生治病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