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痒,可能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一般情况下,耳朵痒的时候我们都会掏一掏,看看有没有耳屎,掏完以后大多都不会感觉到痒了。但也有一些人,掏完耳屎后还是会感觉到痒痒的,也有些人明明才掏过耳屎,耳道里面很干净,还会经常有痒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些原因。
耳朵里面总是痒,却掏不出耳垢?耳朵痒或许和“它们”有关
1、掏耳屎过于频繁
不少人喜欢经常掏掏耳朵,不管有没有耳屎都要掏一下,都快成了习惯,但却不知,这个小小的习惯会导致越掏越痒。其实我们耳垢中的油脂具有一定的止痒作用,如果你掏的过于频繁的话,耳朵里缺乏了这层油脂的保护,耳朵里的环境过于干燥,就会有痒的感觉,就越想去掏,这就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另外,因为耳道的构造原因,耳道的皮肤表面是非常光滑且细嫩的,如果频繁的掏耳朵的话会对我们的耳朵造成一定的损伤,可能会引起发炎等,因此,我们掏耳朵的频率最好不要太过频繁。
2、螨虫
相对于人身上的皮肤而言,我们耳道里的皮肤是较为湿润的,也比较油腻,而这种湿润油腻的环境显然更适合螨虫的居住。当我们的耳朵中螨虫过多的话,肯定会出现瘙痒的情况。如果你的耳朵出现发痒并且会有疼痛的情况,耳道里面有多个红色疹状小结还有一股酸臭味,耳屎的颜色和样子就象磨碎的咖啡豆(褐色污垢),如果有这些症状的话,有可能你的耳朵里有大量的螨虫,最好去检查一下。
3、湿疹
我们在洗澡或游泳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耳朵进水的情况,这时耳道内就会比较湿润,稍不注意可能就会感染真菌,从而引起湿疹。耳朵湿疹不仅会发痒,还可能会发红、水疮、搔破之后会流黄水等。因此,我们在耳朵进水后最好清理干净以免感染。
4、细菌感染
由于耳朵结构的复杂性,耳道里面往往比较潮湿,特别是洗脸、洗澡以及天气潮湿的时候,这样就容易产生较多的细菌,如果再不注意日常卫生的话,就容易造成耳道中的细菌感染,引发中耳炎等,引起耳朵发痒的情况。
那么,我们多久掏一次耳朵比较合适呢?一个月掏一次即可,最好不要超过两周一次。掏耳屎的时候最好使用棉棒,尽量不用太硬的工具掏耳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