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小满一到,阳光充足,雨水丰盈,麦粒饱满,石榴花开,一切正在慢慢开始,尚未大满,却恰到好处。
小满·节气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
小满·由来《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经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小满虽然预示着麦子将熟,但毕竟仍然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在过去,百姓们在这个时候往往以野菜充饥。
二候靡草死
靡草,是一种喜阴的植物,小满节气,全国各地开始步入夏天,而靡草在阳光下枯死,正是阳气日盛的标志。
三候麦秋至原为小暑至,后《金史至》改为麦秋至。麦秋的秋字,指的是百谷成熟之时,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于麦子来说,却是到了成熟的“秋”,所以叫麦秋至。
小满·习俗01吃苦菜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
苦菜俗称“苦苦菜”,是小满节气必吃的一道菜,据说王宝钏当年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菜充饥,度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菜又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02祭车神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水车照例于小满时节启动。在相关的传说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这些习俗充分表示人们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03祭蚕小满相传为蚕神诞辰,因此古人在农历四月放蚕时节会举行“祈蚕节”,祭祀蚕神。在小满这一天,我国以养蚕著称的江浙一带就更加热闹。
04抢水不管是哪个地方,农作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小满时节的抢水习俗,实际上是农人真实生活的写照。农人以村为单位,在小满时举行抢水仪式,由年长执事者约集人,提前准备,小满之日,黎明一起出动,举起火把于水车基上,执事者以鼓锣为号,众人一起应和,开始踏动水车,把河水引灌入田。
小满·农谚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小满芝麻芒种豆,秋分种麦好时候。
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小满·养生1饮食以“健脾祛湿”为主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饮食最好少食酸辣,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最宜忌酸。夏天以炎热潮湿天气为主,此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可适当多吃健脾胃、祛湿食物,如黑豆、赤小豆、菠菜、薏米、白扁豆、山药等,为入夏打基础。
2天热吃“苦”,胜似进补一到夏天,因为炎热,很多人会食欲不振。而苦味菜胜在“入心经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人的味蕾对苦味比较敏感,而且吃了苦食可以泻火解暑,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正是一举多得。
3少吃辛辣肥腻小满过后,雨水渐多,空气滋潮湿热,皮肤蕴湿生热,容易引起风疹、风湿疹、汗斑、湿疹、湿性皮肤病、足癣等。所以要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的食物。避免诱发各种疾病,从源头做到“防热防湿”“未病先防”。
小满是一种哲理。凡事都要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这是极高极难的标准。古人比起大满,更爱小满。
小满是一种智慧。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饭吃七分饱,茶倒七分满。
小满是一份清静和淡定。重重的压力与责任,总让我们疲于奔命,不敢停留。拼搏固然无错,但节奏掌握不好,往往会得不偿失,我们应当适当给疲惫的身躯和心灵放个假。
小满即安,安即是福。偶遇小满,心生欢喜。
策划:孟祥雨
编辑:林鑫沂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责编:李亚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