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慢性湿疹,每个人都有3次机会!
大家好,我是中医王利兰。#深度好文计划#慢性湿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肥厚、粗糙,有鳞屑覆盖,伴有长期的阵发性瘙痒。严重时会出现水疱、糜烂、结痂等症状。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这些症状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处。
以上慢性湿疹通常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特点!因此建议湿疹患者,在情况还没有严重时,及时治疗干预,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首次机会:识微见远,防微杜渐
慢性湿疹之初,往往以轻微的红斑、丘疹或瘙痒为兆,这正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第一声警钟。此时,若能敏锐察觉,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湿热内生,便是第一次机会所在。
中医认为,湿疹多因体内湿热蕴结,外感风邪所致。因此,保持饮食清淡,减少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的摄入;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潮湿环境;同时,适量运动,促进气血循环,排出体内湿气,都是预防湿疹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方法。
第二次机会:辨证施治,精准干预
当湿疹已现端倪,或已初步形成时,便是第二次机会的降临。此时,寻求中医的辨证施治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讲究“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判断其湿热、脾虚、血虚风燥等不同的病理机制,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无论是内服清热利湿、健脾化湿的中药汤剂,还是外用中药熏洗、涂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防止湿疹向慢性化发展。(具体情况辨证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建议自行用药)
第三次机会:持之以恒,巩固疗效
慢性湿疹之所以难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即便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便是第三次机会的考验。中医认为,“三分治七分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因再次出现。
同时,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也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关键。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养,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湿疹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