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最新知识,即可抢先观看最新文章。
春夏是湿疹的多发季节,许多人为此而烦恼,门诊也有很多病人前来调理,诊治,为了使更多的人早期远离湿疹,正确理解中药在此病治疗中的方法,我来介绍一下。
1注重辩证分析。湿疹发于肌表,瘙痒难忍,极具季节性,治疗多为祛湿止痒的药物。如黄连,黄柏,栀子,苦参等。但是湿疹辩证不是唯一,而是有腠理疏松,血虚风燥,风寒外袭,风热袭表等。如果不进行辩证,仅用祛湿止痒药物,也可能有效,但效果不会很好。
2注意君臣佐使配伍。湿疹形成,既有外邪(风,湿,寒,热)的外因,也有脾虚湿盛,运化失职的内因,所以,遣方用药时还要考虑整个方剂的组成,而不是祛湿药物的罗列。如,在祛湿止痒的抓住主证同时,也要应用健脾利湿,苦寒燥湿,芳香化湿等药物,真正是组方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
3治本治标同为重要。医生用药时不能为了治本而治本,中医讲究的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皮肤瘙痒患者难忍,即便患者本虚为主,也要在治本的同时,必须治标。先取得疗效,在从长计议,方为上策。
4用药不可过寒。湿疹治疗,药物多为苦寒,有人大量苦寒之品加以使用。但要考虑到,湿为阴邪,湿性粘腻重浊,苦寒之品虽可燥湿,但一味苦寒,势必增加寒性之邪,致使邪气不易祛除。所以在使用苦寒燥湿药物同时,可以加用芳香化湿药,温阳化湿药物,如藿香,佩兰,桂枝等。在驱邪同时,顾及阴阳平衡。
5药量不宜过大。湿疹病在五脏,发在肌肤四末,非普通药力所及,可以适度增加药量,但是,祛湿止痒药物多有对人体克伐之性,有的还有小毒。因此,药量不易过大,而是要适度增加治疗周期,使药物逐渐从五脏透入之肌肤。
6运用五脏归经理论等。肺主气,司呼吸。在体合皮毛,因此,使用入肺经的药物疗效也是不错。如桑白皮,桔梗,白前等。
6禁忌用药注意。很多医生都会和患者强调不可食用“发物”,如海鲜,蘑菇等。但是,药物里也有此类发物,即使辩证论治可以使用,也要加以注意,以免造成医源性的“发物”。如茯苓,灵芝,猪苓等。
注意到以上,皮肤瘙痒中医调理就会事半功倍。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哦~
推荐
阅读
搜索shbk或扫描下方,每天更新最新知识长按三秒自动识别(素材来源: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南宁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