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风湿”很多人都不陌生,“类风湿”也有很多人听说过,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区别,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
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起病较急,且多见于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有两个特点:一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发病的部位常常是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是肩、肘、腕关节,手足的小关节少见;二是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是那个关节不适,但治愈后很少复发,关节不遗留畸形。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多以抗风湿治疗为主,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功能紊乱,产生了大量类风湿因子侵犯滑膜引起滑膜炎性反应,是一种常见且顽固的慢性关节炎。
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四肢小关节,可引起全身的关节肿胀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是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女性较为好发,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
早期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不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遗留骨关节强直畸形。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用一般抗风湿中西药不但不能治愈,有时反而会越治越重。类风湿的治疗目的主要在于,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由此可见,风湿与类风湿虽然都是关节炎,都有关节疼痛症状,但并不是同一种病。如有相应症状,应该及时检查清楚,确诊之后再对症进行治疗。
文字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