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关爱健康
定期接种
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为能使公众更好地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积极宣传疫苗接种在阻断传染病疫情、保护群众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为“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婴儿出生后,离开了母体,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受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增多,接种疫苗可使儿童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年4月25日,园博美丽新城幼儿园的老师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了一次生动的《预防接种我不怕》活动,通过情境表演、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幼儿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简单的预防接种知识,愿意积极配合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我不怕
通过观看视频,绘本,ppt课件,帮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了解当我们出生后,身体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这个时候打疫苗就会产生消灭这种疾病的小卫士,它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防止疾病的入侵。
幼儿安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本次预防接种活动通过向孩子们生动地介绍了病毒以及如何预防的健康知识,还在互动交流中了解了注射疫苗的重要性,提高了幼儿主动、及时接种疫苗的防护意识,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海报
孩子该接种疫苗了,但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如何接种呢?
做好孩子接种疫苗过程中的防护很重要,每一步都需要格外注意,儿童疫苗接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接种前
1.为避免等候时间过长、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接种前可拨打预防接种证上预留的联系电话进行预约,并主动告知儿童近期旅行史。
2.接种当天应测量体温,确认儿童健康状况,如出现体温≥37.3℃、严重湿疹、腹泻等情况,请不要前往预防接种门诊,另行预约接种时间。
3.接种当天应给儿童穿宽松且容易穿脱的衣服,家长必须佩戴医用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接种中
1.儿童及其家长应按照预防接种门诊要求,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入门诊。
2.在接种门诊内应与其他儿童及家长保持适当距离,至少在一米以上。
3.协助登记台工作人员核对相关信息,如实提供近期健康情况。
4.接种中要尽量注意儿童保暖,接种完成后尽快为儿童穿好衣服。
5.接种后,应在门诊指定区域观察30分钟后离开。
接种后
1.回家后应注意观察儿童健康状况,与疫苗相关的发热通常出现在接种后24-48小时之内,体温多为中低热,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48小时。
2.当天给婴幼儿护理时应避免揉搓接种部位,红肿和硬结直径<1.5厘米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红肿和硬结直径在1.5-3厘米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先冷敷,出现硬结者可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
疫情流行期间免疫规划疫苗推迟接种的建议
以下建议仅适用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1、卡介苗:4周岁之前的任何时间完成接种均有效。
2、乙肝疫苗:建议12月龄之前完成三剂次接种,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超过12月龄接种同样有效。
3、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三剂次基础免疫,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三剂次均有效,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
4、A群流脑多糖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两剂次接种均有效,每剂次间隔3个月。
5、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6、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24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排版:张亚如
图:全体教师
文字:张亚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