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风湿疹 > 风湿疹危害 > 疫情期间去了一次医院后,我打算好好利用这

疫情期间去了一次医院后,我打算好好利用这

发布时间:2024/10/23 13:48:52   点击数: 2 次
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疫情期间的一次问诊疫情期间,医院。事情是这样的:大约去年9月,一次无意间摸到左侧耳根后面长了两个小疙瘩,同侧颈部还起了一个硬疙瘩。善用搜索,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媒体人必备的技能。在搜索和浏览了各种网上的问答后,我给自己下了一个诊断:毛囊炎引起了淋巴发炎。然后,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作为一个一年飞了64次的忙碌“公号狗”,其实平时并不会特别关心自己的健康。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一切都暂停了下来,人闲着难免就会瞎琢磨。尤其是,春节期间,各种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很多和疫情相关的生死离别故事。回北京后的一天,早上发现耳后根又起疙瘩了,还摸到了一些血。再加上几个月了,淋巴结还没消退,整个人立刻紧张了起来,拿起手机就是一番搜索。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上网一搜索,总觉得自己得了癌症。”在看了各种搜索结果后,发现单纯凭自己搜索显然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我想到了下载过的“米动健康App”里面有专家问诊功能,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打开了“专家问诊—全科—图文问诊”,跳出了一个机器人小优的对话框。按照提示,我输入了“耳后疙瘩,淋巴结”。中午11点多,再打开对话框,果真看到了有回复。发了照片,描述了症状后,在线医生认为,耳朵的疙瘩是普通的感染,没什么大问题。淋巴结不好判断,必要的时候,医院做个检查。我决定,医院做一次检查。为了减少和陌生人的接触,我选择了医院。电话预约了3月10早上的外科的就诊号码,12号。这一天早上7点50多,我戴上口罩、手套,穿上雨衣,在医院门口测体温、回答了几个问题医院。医院里人不多,虽然预约的是12号,但是我第一个被叫号。做B超,拍胸片,医生检查完后,结论是没什么问题。于是,药也没开就让我回家了。我心里还有很多问题呢。我的淋巴结是怎么起来的?为什么还不消?为什么遇到冷空气,我就感觉到气管痒痒?可是,坐诊的医生很忙,门外还有一个孕妇在排队看湿疹。我又想到了“米动健康APP”,再次打开图文问诊功能,发送了自己的B超和胸片后,在线医生问还有没有做血常规。这次医生没有让做,但去年10月因为咳嗽有做过一次,于是一起找出来发过去。对方判断是咽喉炎引发的淋巴结,建议连续吃5天的阿莫西林看看。图文问诊的时候,我还打开了“电话问诊”,没想到过了半天,接到了华米客服的电话,对方给安排了一位医生进行通话,问诊结果差不多,都是问题不大。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下来。我们都需要家庭医生顾问疫情期间的这次就诊,让我觉得,类似“米动健康”APP里面的在线问诊功能是非常需要的。在中国,医院里每个医生每天要面对许多病人。有数据显示,门诊的大夫一天要看多个号,平均分配给每位问诊者的时间不过几分钟。如果用户在就诊前能先通过“在线问诊”对自己的症状有个大体的判断,再问一下自己大概需要做哪些检查,那么去就诊就会变得更高效率。而就诊完,也可以通过在线问诊,再次分析自己的检查结果,也可以让人更放心。我把自己就诊和问诊的过程分享给了一位朋友,暂且称呼他为孙老师,他觉得“在线问诊”这个功能很实用。孙老师提过,他母亲有些高血糖,还怀疑自己有风湿,总喜欢在网上搜索和看了一些文章后,就让他帮忙网购各种药物。但孙老师总觉得,乱吃药,对身体并不好。前段时间,母亲又要让他网购一种药物。于是,他先用“米动健康”的在线问诊询问是否可以买,医生在线回复说,可以试试看。他才放心的去网上下了订单。实际上,搜一搜,看一看,就买各种药物吃,在老年群体中,是一种普遍现象。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和芝加哥大学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或保健品的美国老年人中,有万人面临药物混用带来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人们服用药物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加,但药物也会有副作用。“病人必须知道,药物能够治疗疾病,但并不总是安全。”本次调查负责人,芝加哥大学药剂师迪玛卡托说,“如果他们需要自我诊断,然后到药店购买非处方药,或者需要服用膳食补充剂,他们毫无疑问应该先向药剂师咨询。”通过搜索和浏览各种文章,就购买药物,既不安全,还容易陷入各种保健品骗局。如果每个家庭都懂得使用“在线问诊”功能,并找到类似华米科技这样自建医疗健康研究团队,并且和正规医疗机构合作的“米动健康”APP,那么,健康问题就会多一重保障。公开数据显示,华米科医院等展开了深度合作,医院还不断扩充中。是时候改变生活习惯了其实,“米动健康”APP我已经下载有一阵时间了。年底,我就拿到了这块华米科技出品的Amazfit米动健康手表,随表还附赠了一张金卡。据了解,这张金卡属于华米的健康云服务。该服务共有银卡、金卡、白金卡三种VIP卡(售价分别为元、元和元),匹配不同的监测和医疗服务。购买了这种服务的用户,可以享受医生线上专职24小时监测健康指标,并提供对房颤等症状专业研判的服务。其中,金卡用户可以享受每周2次的免费心电解读,每月10次免费图文问诊和10次免费电话问诊等。如果问诊次数再多就需要付费,或者也可以付费享受到更高级的心电解读。心电功能是这款健康手表的主打功能。拿到手表不久后,我就进行过心电测量。心电测量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在手表上操作的1分钟快速测量。另一种比较麻烦,要通过App的心电检测和手表配合,4分钟的全量测量。全量测量时,人必须使用特定的姿势,量保持平静,手腕平放在桌面,确保测量出的数据是静息状态下的数值。测量结束后可以在App端查看心电图数据,可以看到测量结果,包括心电图数据、心率数值、心率变异性以及心脏强度,心脏风险等级。我测量的数据显示,心脏健康等级99(1-99,越高越健康),心脏风险等级1(1-9,越低越健康)。由于我平时并不是一个爱运动,又爱带各种手链的人,因此,测完后就把手表束之高阁了。但这次就诊和问诊的经历,让我又想起来了这块手表。而孙老师又是极爱运动的人,平时戴运动手表和手环也不离身。于是,我就邀请了孙老师来对这块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孙老师先是戴着某品牌的手环和这一款米动健康手表跑了5公里。来自某手环的数据显示,5公里下来,消耗热量千卡,平均心率次,最大心率次。而米动健康手表显示,消耗卡路里千卡,有效活动量梅脱每分钟,最大心率次,平均心率。孙老师也做了心电的4分钟全面测试。测完后,他发现自己的心率变异性并不高,只有18,风险等级2级。作为一个热爱运动,有空就会跑步的人,孙老师一直觉得自己的心肺功能很健康,但这个结果,真是出乎意料。现在,他表示要尽量少喝可乐,多吃青菜,改善生活习惯了。记得,去年底,我问华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汪,年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他讲了一个故事。华米有一位程序员,负责写用来检测心脏问题的代码。代码写好后,他第一时间加入了测试队伍,测试结果却显示他的心脏有问题。他是一个注重健康的人,每天都在跑步,此前从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但他反复检查之后,相信自己写的代码的准确率,医院做了检查。医院的检查证明,代码没有错,他的心脏确实有些问题,好在是很早期,及时治疗就可以了。“这在我们团队是很意外的事情,但也是让我们欣慰的事情。”黄汪对《商业与生活》说。因为华米的使命,就是“科技连接健康”。医疗健康,未来可期米动健康手表的其他功能,很多测评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今天的的智能穿戴市场,大多数设备都在围绕运动和健康设计,心率监测等功能,逐渐成为标配。不过,大部分产品是采用的基于光电原理的PPG传感器,耗电少,快速便捷,仅能测出心率。对于需要格外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npowerdekor.com/fszwh/1267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