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风湿疹 > 风湿疹饮食 > 湿疹皮肤瘙痒当归饮之,养血润燥,祛风止

湿疹皮肤瘙痒当归饮之,养血润燥,祛风止

发布时间:2022-6-23 19:46:01   点击数:

湿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瘙痒难耐,十分折磨人。中医学将湿疹称为湿疮,急性湿疹大多体质偏湿热,亚急性湿疹者常常脾虚有湿,慢性湿疹者皮疹特征以皮肤粗糙脱屑,色素沉着,常常是由于血虚风燥引起。

今天我们谈谈血虚风燥型湿疹,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去濡养也会痒。有些人知道自己是湿疹,就觉得是有湿热,然后一味地除湿,没见效果,此时就要转变思路,看看是不是血虚生风生燥导致的湿疹瘙痒。

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先要养血润燥,才能祛风止痒。治疗血虚风燥型瘙痒,宋·《重订严氏济生方》有个《当归饮子》,专治此类皮肤瘙痒,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炙甘草组成,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它的组方原理。

滋阴养血:当归、川芎、白芍、生地

当归、川芎、生地、白芍组成补血名方四物汤,其中温热的熟地换成滋阴凉血的生地,起到滋阴凉血养血的作用。所谓治风先治血。

疏风止痒:蒺藜防风、荆芥穗

蒺藜辛、苦,微温,归肝经。能够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止痒,此外,蒺藜还能明目。

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善于解表祛风,被称为风药之润剂,常与荆芥同用,祛风润燥而止痒。

《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

荆芥穗辛,微温,归肺、肝经。能够解表散风,透疹。

用于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理丈夫脚气。"

《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

《滇南本草》:"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除诸毒,发散疮痈,消风热。"

中医学将湿疹称为湿疮,蒺藜、防风、荆芥能够透疹消疮,将体内的风毒给排出体外。

补气托毒:黄芪

黄芪善于补气,托毒排脓。气能生血,黄芪可以通过补气生血,同时,黄芪通过补气固表,气足风无所藏,就会被赶出体外。因此黄芪通过补气固表,协助其它药祛风透疹疗疮。

何首乌、甘草

何首乌滋补肝肾,益精血,帮助滋阴养血。甘草调和药性。

总结:;何首乌滋补肝肾,益精血;防风、荆芥穗、白蒺藜疏风止痒;黄芪益气实卫固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功。常用于阴血亏虚兼有风邪的各种慢性皮肤病。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推荐:

心肝火旺怎么调,送你一个方子,疏肝理气,滋阴清热,健脾祛湿

麦冬搭配它泡水喝,养肺,护肺,提高免疫力

65岁后,老年人养生日常坚持4个“守则”养出健康好身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npowerdekor.com/fszys/1086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