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辉医生医案分享一
▼
患者基本信息:姚xx,男,51岁
初诊日期:.11.9就诊
主诉:大面积湿疹,遇热、晚间瘙痒加重
治疗过程:
予中药调理两周后,反馈皮屑增多,没有新发湿疹;
12月1日三诊,反馈腿上好转,皮屑脱掉很多,未再新发湿疹,后背、耳朵周围尚有轻微渗水;
12月10日四诊,基本好转,大部分已结痂,瘙痒明显改善。
附:治疗前后对比图
马辉医生医案分享二
▼
附:治疗前后对比图
-小课堂-
什么是湿疹?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主要症状为对称的多样性皮疹,红斑、脱屑,渗出,糜烂、结痂等反复发作。
湿疹的危害有哪些?1.感官上瘙痒难耐
湿疹使人瘙痒难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2.外观上损害严重
在湿疹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及结痂,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
3.心理上压力增大
湿疹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科学,会导致产生色素沉着或疤痕,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大。
湿疹的中医解读湿疹在中医文献中拥有“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多种别称,分发作部位及人群不同又有多种分类。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导致湿疹的原因,可分为血热、风邪等外因因素,以及湿重、脾虚等内因因素,通常都是因为外因出现,进而诱发内因引起湿疹。
外因是指受到外来风邪侵袭,也就是所谓的过敏原如:虾、蟹、牛奶、化粧品、清洁剂、紫外线、动物毛等。此外,常吃烤辣炸等燥热食物,也容易造成血热,诱发湿疹。
所谓内因湿重、脾虚引起的湿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脾湿,是指胃肠功能不正常,导致食物无法充分消化吸收,使水湿停留在体内,当水湿跑到皮肤,就会形成湿疹。此外,情绪紧张、睡眠不足等内因因素,也会使身体免疫力变差,提高皮肤的敏感度,诱发异位性湿疹。
湿疹的治疗应以“养”“防”为主:养,即以传统中药固本培元,化除体内瘀毒,加强人体抵抗能力;防,即为细心查清造成湿疹的过敏来源,调整生活作息,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顽疾反复发作。
医生简介:马辉
马辉,中医学硕士,病机派学术继承人。临床灵活运用病机论学术体系治疗各类疾病,如外感热病、各类感染性疾病、季节性咳喘、湿疹、肝炎、肝功能异常、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急慢性肾炎、痛风等。
到门诊就诊,请进一步咨询
添加上医网小雨
(门诊地点:上海)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马辉医生门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