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风湿疹 > 风湿疹治疗 >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药细辛的功效应用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药细辛的功效应用

发布时间:2020-8-20 2:20:12   点击数:
中科公益爱心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13625.html

细辛(别名:小辛、少辛、细草),最早录于《神农本草经》,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两种习称“辽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后一种习称华细辛,主产于陕西。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阴干,切段。细辛气辛香,味辛辣、麻舌。均以根灰黄,干燥,味辛辣而麻舌者为佳。生用。

[细辛:善散少阴风寒,祛风散寒,开窍醒神,温肺化饮,通窍止痛,散风寒、通鼻窍、疗口疮,散表寒、祛里寒。治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鼻渊头痛,寒饮喘咳,神昏窍闭。细辛有小毒,入煎剂2-5g,研末0.5-1g,研末服不可过半钱匕。]

一、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

二、功效应用: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1、解表散寒,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通鼻窍;既散表寒,又祛里寒。

1)细辛辛温发散,芳香透达,入肺经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于寒邪偏盛,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常以细辛加入辛温解表方中,配伍羌活、防风、白芷等祛风止痛药,如九味羌活汤;因其既能散风寒,又能通鼻窍,并宜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常配伍白芷、苍耳子等药。

2)细辛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除在里之寒邪,可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可配伍麻黄、附子以助阳解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细辛可温助阳气,效用不强;不可用于阴虚阳亢头痛。)

2、祛风止痛,止痛力强,用于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等多种寒性疼痛。细辛辛香气浓,性善走窜,宣泄郁滞,上达巅顶,通利九窍,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颇强,尤宜于风寒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

1)头痛:治疗少阴经头痛,头痛连齿,足寒(足跟冷)气逆,心疼烦闷,脉象沉细者,常配伍独活、川芎等药,如独活细辛汤。治疗外感风寒,偏正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羌活同用,如川芎茶调散,也可单用研末搐鼻。治疗痛则如破,脉微弦而紧的风冷头痛,可配伍川芎、麻黄、附子等药。

(注:a、细辛也可以治疗偏头痛及其他头痛,因为细辛止痛力强,有小毒,有麻醉作用。b、如果整个头到处都痛,常细辛、白芷、羌活三味药合用。)

2)牙痛:治疗风冷牙痛,可单用细辛或与白芷、荜茇煎汤含漱。治疗胃火牙痛,配伍生石膏、黄连、升麻等清胃泻火药。治疗龋齿牙痛,可配杀虫止痛之蜂房煎汤含漱。

3)风湿痹痛:细辛既散少阴肾经在里之寒邪以通阳散结,又搜筋骨间的风湿而蠲痹止痛,故常配伍独活、桑寄生、防风等以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如独活寄生汤。

3、通窍,用于鼻鼽,鼻渊,见鼻塞头痛,时流清涕。细辛走窜,能宣通鼻窍;辛散温通,芳香透达,散风邪,化湿浊,通鼻窍,常用治鼻鼽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鼽鼻渊之良药,宜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也可以单味细辛粉末用小管吹入鼻中治鼻渊。

4、温肺化饮,用于寒饮伏肺,寒痰停饮(咳嗽、痰多),气逆咳喘。细辛辛散温通,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而止咳喘。常与散寒宣肺、温化痰饮药同用,以主治风寒咳喘证,或寒饮咳喘证。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之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者,常与麻黄、桂枝、干姜等同用,如小青龙汤;若纯系寒痰停饮射肺,咳嗽胸满,气逆喘急者,可配伍茯苓、干姜、五味子等药,如苓甘五味姜辛汤。

5、细辛辛温行散,芳香透达,研末吹鼻取嚏,有通关开窍醒神的作用,可用治中恶或痰厥所致卒然口噤气塞、昏不知人、面色苍白、牙关紧闭之神昏窍闭证,常与皂荚共研末为散,如通关散。

6、细辛可外用治疗口舌生疮。用水调细辛末敷脐部,另以黄连汁涂患处。

三、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0.5~1g。外用适量,可研末吹鼻或外敷。

四、使用注意:

1、细辛辛香温散,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燥咳、肺燥伤阴干咳、阴虚肺热咳嗽者忌用。

2、细辛反藜芦,不宜与藜芦同用。

3、细辛用量不宜过大,素有“细辛用量不过钱”之说。

《本草别说》谓:“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不超过1g),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

现代研究:细辛中含黄樟醚,有毒致癌,不能长期服用,但其在高温下易破坏,故长期服用汤剂较散剂安全。

细辛与麻黄均能发汗解表,同可用治风寒感冒。

不同之处:

细辛辛温走窜,达表入里,可散肺与足少阴肾经风寒,发汗之力不如麻黄,但散寒力胜,既治一般风寒感冒,又善治寒犯少阴,无汗恶寒、发热脉沉之阳虚外感;

细辛辛散温通,长于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善治头面诸窍疾患、风湿痹痛及痰饮喘咳等证。麻黄辛开苦泄,重在宣发卫气,开通腠理,透发毛窍,发汗解表,主散肺与膀胱经风寒,为作用较强的发汗解表药,故主治风寒外束,肺气壅实,毛窍闭塞,表实无汗的风寒感冒重症;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可用于肺气闭遏的喘咳息促及风邪袭表、一身尽肿的风水水肿证。

细辛,辛香性温,味烈走窜,且有小毒。散风邪,化寒饮,通鼻窍,止疼痛,达表入里,尤善除少阴经风寒。既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治风寒感冒,阳虚外感,头痛,鼻渊,牙痛,痹痛;又能温肺化饮,治寒饮咳喘痰多清稀。此外,还能开窍醒神,研末吹鼻,治中恶与痰厥之神昏闭证;外用兼治口舌生疮。

细辛反藜芦,不宜与藜芦同用。又辛温香燥耗气伤阴,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肺热咳嗽均忌服。

1、细辛、白芷、辛夷,均为辛温发散,芳香通窍之品。均善散风寒、通鼻窍、止头痛,治风寒感冒或鼻渊之鼻塞头痛。若证属热者,又当酌配寒凉之品。

2、细辛主入少阴肾经而力最强,多用于病久症重者;兼治少阴头痛及阳虚外感。

3、白芷主入阳明胃经而力较强,多用于病情一般者;兼治眉棱骨痛及感冒夹湿。

4、辛夷主入肺经,上行头面而力较弱,专用治头痛鼻塞。

5、细辛散寒止痛力强,白芷止痛燥湿,均可治牙痛及风寒湿痹痛。

6、细辛温肺化饮,治寒饮喘咳;开窍醒神,治中恶或痰厥神昏;研末吹口,治口舌生疮。

7、白芷燥湿止带,治带下过多及风湿疹痒;消肿排脓,治疮肿,乳痈及毒蛇咬伤。

防风辛温发散,甘缓不峻,功能祛风发表、胜湿止痛,既善治风寒感冒,又可治风热感冒,还善治感冒夹湿。

香薷辛温芳香,功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为夏日常用药,善治夏月感寒饮冷之阴寒闭暑证。

薄荷辛凉,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发汗力较强,善治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无汗宜投,多汗勿用。

细辛辛温芳香走窜而有小毒,功能散风祛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药力颇强,尤善散少阴经风寒,善治阳虚外感、风寒感冒头痛鼻塞或兼痰饮喘咳。

蚕蜕甘寒质轻,功能疏散风热、宣肺利咽、止痉,既善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兼喑哑咽痛。又善治小儿感冒发热,伴惊啼抽搐。

木丹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lnpowerdekor.com/fszzl/692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