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爸爸抱着七个月大的乐乐(化名)到楼下溜达了一圈,“回到家后,就看见她左手好像被蚊虫叮咬了一口,整个手背肿的像个小馒头。”
于是第二天,乐乐医院皮肤科,医生为乐乐配了一些外用消肿的药膏。
大概过了四五天,乐乐左手上的包有小下去,但是半夜里开始高烧40℃,整个人也蔫蔫的,没有精神。
乐乐妈赶医院。“我医院出生的,一直都是找儿科覃主任看病。”乐乐妈觉得,覃主任医术高,态度好,所以一直非常信任,这次宝宝生病了,也第一时间想到来找覃主任。
覃珍主任给乐乐做了血常规检查,发现她的白细胞指数高,考虑可能有炎症感染导致的高热,“当时我们建议宝宝住院治疗,但是乐乐妈妈希望配些退烧药以及清热解毒的药,回家休息。”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超敏宝宝”出现药物过敏。“服药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发现乐乐开始全身出红疹,由于之前宝宝一直都没有服药,所以并不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乐乐妈说,她医院。
“孩子应该是出现过敏反应了,需要赶紧入院治疗!”覃珍主任立即让陪诊医生与乐乐妈办理住院手续,并陪同孩子到病房住院,进行生命体征检测以及抗过敏治疗。
当时孩子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都还稳定,但是随之出来的肝功能检查结果让人十分担忧,其中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高达多U/L,超出了正常值的50倍。这说明,乐乐的肝细胞有损伤,出现肝衰竭的倾向。
乐乐的检查报告单,标红的指标都严重超出了正常范围
才七个月大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肝损?
“结合患儿的病史,有蚊虫叮咬的情况,要考虑有感染的因素,蚊虫的毒素以及药物损伤的可能性。”覃珍主任表示,乐乐服用的其中一种药物曾有导致肝损伤的报道,但一般来说,是在大剂量服用或者误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肝脏损伤,而常规剂量并且短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排除宝宝因为“超敏”的特殊情况。
覃珍主任很快联系全国著名感染科专家、医院感染科高海女副主任进行会诊,“由于当时宝宝检查的各项指标显示都不太好,凝血功能也有影响,考虑各种因素,高海女副主任的建议是尽快用上特殊‘解药’,同时它的代谢产物也是一款护肝药,尽可能降低药物对肝脏的损伤。除此之外,我们还为乐乐用上了针对性强的抗感染药物,进行解毒、护肝、抑制免疫力反应抗过敏等一系列的综合治疗。”医生们担心,如果病情继续进展,才七个月大的乐乐可能不得不进行人工肝治疗,更严重的还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
万分庆幸的是,经过紧急处理,乐乐的情况有所好转。当天晚上十点多,再次检测乐乐的肝功能情况,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指数已经降至U/L。
“最终我们在乐乐的体内检出有葡萄球菌感染,确诊为败血症。”覃珍主任表示,医生还发现乐乐的IgA偏低,目前还不能排除是否存在免疫功能障碍,需要动态监测。
经过半个多月的抗感染、护肝、解毒等系列治疗后,乐乐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炎症指标也都恢复正常了。
而作为超敏宝宝,家长平时更是要注意,不能乱服药,在治疗过程中,乐乐妈曾就因为看到宝宝反复发热,十分心疼,于是擅自给乐乐又服用了之前怀疑导致过敏的退烧药,“护士很快发现,我们立即给乐乐洗胃,但是一个小时后,宝宝还是出现了超敏反应,表现全身出疹子,妈妈当时也十分后悔。”所以,覃珍主任提醒,一定要遵医嘱。
病愈出院之后,乐乐还需要动态复查随访,平时在生活中也要格外注意,超敏宝宝可能因为粉尘、螨虫等易过敏物质,出现咳嗽喘息、皮肤过敏等症状,家长也要及时